丨 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率,以PPP模式打造产业联合开发道路

Axu
2018-08-09
来源:


  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又称PPP模式,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
  PPP模式是这几年兴起的,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,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、准公共领域。它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,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,涉及行政体制改革、财政体制改革、投融资体制改革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,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。当然,应该是机遇大于挑战,很明显的一点是,融资成本大大降低,提升项目公司的收入,不仅如此,PPP还具有如下优点:


  一、充分发挥政府、企业各自特长,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率。在市政府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,采用PPP模式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,有效地提升项目整体运行效率。


  二、通过风险分配机制,降低在传统模式中政府、企业各自面临的综合风险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,有较高的技术门槛,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。因此从综合风险来分析,采用PPP模式建设本项目有明显的必要性。


  三、缓解政府财政压力。与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相比,厨余垃圾的处理难度更大、项目的经济性更差,对于政府投资而言,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对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也有较大影响。采用PPP模式,通过引入社会资本,可以拓宽政府的融资渠道,有效解决项目的建设资金问题、缓解市政府的财政压力。


  专家解读


  如今开展PPP模式总吸引社会资本越来越高,在“六争攻坚”战略发展中,既要维护和推广好可复制的示范PPP项目,同时要积极扩宽思路,发挥出PPP对产业的推动作用。


  一来,继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共服务领域,扩大项目领域和合作范畴。PPP的总体发展空间还很大。不管是市区老城区的民生服务,还是逐渐铺开到县市区的农村改建工程,市民接受或者参与PPP项目的热情度正在高涨,因为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就业岗位的增加,也带来了市民消费能力上升与商贸环境扩展的良性循环。宁波不仅要把优秀的PPP合作方引进来,也需鼓励企业走出去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中东欧城市途径,扩大PPP项目辐射力。


  二来,将PPP起步时的“民生服务”属性,逐渐向产业联合开发转变,打好宁波产业特色牌。年初,国家文化和旅游部、财政部联合印发《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优先支持开放性景区开展旅游PPP项目建设,鼓励和支持采取PPP模式改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等。老龄事业、体育发展等相关国家行业“十三五”规划都明确支持运用PPP模式社会力量进入本领域。这让的民营资本能更多、更快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提高企业介入PPP项目的自发积极性和可持续投资信心。同时精准扶贫、田园综合体等“乡村振兴战略”项目也能从这里引得资本红利,缩小城乡环境建设差距。


  三来,探索PPP融资方式多元化,并加强风险规避方式创新,做好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。传统PPP项目主要问题在于资金的安全性、呆账、坏账引起烂尾工程等。除继续完善相关机制规定外,在融资渠道、内部管理结构、建设开发等方面,都可有益尝试。积极探索前沿互联网技术在PPP环节风控中的应用,保障政府部门对PPP项目建设进程的数字化监管,做到全程国有资本流向安全跟踪,减少人为因素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